廠家給出解決方案經銷商卻稱正常
從2012年開始,公司乘用車銷量逐年下滑,下滑程度越來越大,而在相關汽車投訴網站上,涉及和悅的質量問題投訴占比超過六成
■本報記者胡仁芳
對于江淮汽車來說,乘用車銷量的逐年下滑不是沒有原因的,看看車主們對其轎車質量問題的投訴之多,足以管中窺豹。多位車主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了和悅RS存在發(fā)動機抖動、車輛怠速抖動等多個問題。
更讓人詫異的是,針對同一個問題發(fā)動機抖動,廠商表示,這個問題不少車主反映,廠商已經給出車主解決方案,安裝減震儀器。經銷商依舊堅稱抖動很正常,沒有問題。廠商和自家的經銷商,都不能說到一起去,著實讓人不解。
江淮轎車質量頻頻出現(xiàn)的同時,伴隨著的是轎車銷量的逐年下滑,可見,產品力這一最基礎的問題,仍是公司發(fā)展乘用車需要邁過去的門檻。
和悅被投訴比例最高
發(fā)動機抖動問題多
1月20日,記者查閱幾家國內主要的汽車質量投訴網站發(fā)現(xiàn),其中一家網站中,涉及江淮汽車的投訴超過了800條,其中,以和悅最多,接近500條,占比63%。時隔不到一周時間,該投訴數(shù)量已經達到850條。
關于和悅RS的投訴中,發(fā)動機抖動、轉向過程中出現(xiàn)異響、車輛怠速抖動等問題最多。
來自西安市的王先生向記者反映,其購買的2012款江淮和悅RS1.8 MT豪華型轎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每當時速達到110公里左右時,發(fā)動機發(fā)出的噪音明顯增大,車身抖動幅度很大,方向盤、踏板抖動明顯增大,整個車都在震動,時速超過或者低于110公里時,震動便消失了。
北京市的李女士也向記者反映了同樣的問題,車身抖動很厲害。她告訴記者,尤其在高速路上行駛時,整個車都在抖動,安全性明顯降低了。
在相關投訴網站上,記者也看到來自烏魯木齊的唐先生反映,其購買的和悅RS,剛購車后就發(fā)現(xiàn)車輛存在向右跑偏問題,向隆騰江淮4S店反映該問題,被告知需要做四輪定位,然而,向右跑偏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同時,唐先生發(fā)現(xiàn)車輛怠速抖動較為明顯,尤其是怠速停車時,手置于方向盤上有酥麻的感覺。4S店給他的答復是無法解決。
針對發(fā)動機震動問題,清華大學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宋健告訴記者,任何發(fā)動機都會震動,發(fā)動機放在車上,都會有三個懸置,目的就是把發(fā)動機的震動隔離開來,不要傳到車身上。如果發(fā)動機隔震做的不好,發(fā)動機和整車底盤的匹配沒有做好,發(fā)動機的震動就會傳到車身上。車輛怠速抖動明顯,實質上是一個問題。
宋健指出,解決這樣一個問題,要做大量的試驗,做大量的模擬仿真,研究發(fā)動機與車身的共振頻率,找到問題所在。
4S店堅稱沒有問題
廠商給出解決方案
經銷商的售后服務問題,似乎已經成為汽車行業(yè)的通病。王先生向記者反映,針對發(fā)動機震動問題,其向當?shù)?S店咨詢,工作人員告訴他,只要是在路上跑的車,都會有共振問題,這個是正常的,不是什么問題。
無獨有偶,記者也從江淮在北京市的一家4S店里,聽到了同樣的答復。就發(fā)動機震動問題,記者致電該4S店售后技術人員,他告訴記者,任何一款車,當發(fā)動機達到一個共振點,或者時速達到一定公里數(shù)時,都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有的車共振嚴重,有的比較輕。
據(jù)他介紹,對于和悅RS來說,當時速達到110公里時可能有震動,120公里時就沒有了,這個問題太正常不過了。這跟每臺車出廠的調校有關,調校好,這個問題就輕一些。不過,這個震動肯定是有的,不是問題。
針對轉向過程中發(fā)生的異響問題,他表示,和悅RS車型的轉向器稍微硬一點,和地面接觸往上彈的時候,會發(fā)出吱吱的聲音,異響可能是彈簧的聲音。這個肯定沒問題。
不過,他建議,可以春節(jié)之后去4S店檢測一下。
也就是說,針對和悅RS發(fā)動機震動、轉向異響問題,經銷商認為沒有任何問題。廠商的態(tài)度如何?1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致電江淮乘用車客服電話4008889933,接線人員告訴記者,不少車主反映和悅RS1.8 MT轎車發(fā)動機存在震動問題,廠商也給予了相關解決方案。針對和悅RS1.8MT車型,當時速達到110公里-120公里便產生共振,廠商有一個相應的處理方案,在右前輪驅動軸上,安裝一個減震的儀器。
“并不是所有車都有這樣的情況,車主可以去4S店咨詢,工作人員會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她補充道。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經銷商工作人員并沒有告知記者,廠商還有上述安裝減震儀器的解決方案。
轎車質量問題頻發(fā)
產品力再被拷問
產品質量被不斷投訴之余,也折射出江淮轎車的一個“硬傷”,產品力羸弱問題。從其銷量情況可以管中窺豹,2013年,江淮汽車轎車銷量為115387輛,同比下滑16.55%。
產品是基礎,各種質量問題的頻頻出現(xiàn),均在拷問江淮轎車的產品力及其售后服務。有不愿具名資深汽車業(yè)內專家告訴記者,江淮整個乘用車有一個龐大的開發(fā)體系,有幾十種產品,但是資源有限。像大眾、通用已經發(fā)展很多年了,可以同時做好很多產品。江淮不一樣,同時做很多產品,最后的結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必須要集中。
可以說,江淮的產品力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有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相關人士也向記者坦言,江淮的基礎規(guī)模不夠,產品知名度、市場影響力不夠。產品還是弱一些,需要時間去加強。
從之前央視“3·15”的同悅車身銹蝕問題,到現(xiàn)在和悅發(fā)動機出現(xiàn)抖動問題,江淮乘用車從產品銷量上看,已經在走著下坡路。從品牌影響力來看,“銹蝕門”帶來的負面效應無疑是長遠的。面對和悅出現(xiàn)的種種質量問題,如果江淮沒有很好解決,或將對其品牌產生“雪上加霜”的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