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 金慧瑜
在新聞紙、文化用紙行業(yè)一片哀鴻不見晴天的當下,曾經的南平紙廠福建南紙(600163.SH)——這家流著老國企血液的企業(yè)扭轉命運的意圖變得愈加難以實現(xiàn)。
一年前,福建南紙的控股股東福建省投資開發(f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福建投資開發(fā)集團”)為了福建南紙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的需要,以委托貸款方式向其提供總金額不超過5 億元的財務資助,供其分次提取。如今,這筆財務資助已經用去了4.48億元,但福建南紙仍未見到曙光。
近幾年來福建南紙幾乎已經到了連年虧損的地步。2013年,福建南紙?zhí)潛p7.7億元,2012年盈利2267萬元,2011年虧損3億元。但實際上扣除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后,福建南紙從2007年至今都是虧損的局面。
失去的轉型機會
實際上,福建南紙并非沒有做過轉型的嘗試。
2011年11月,福建南紙當時的控股股東福建省輕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福建輕紡”)公開征集受讓方,欲轉讓其2.15億股份,占總股本的29.80%。這次轉讓前,福建輕紡持有福建南紙2.86億股,占總股本的39.66%。
當年12月,福建南紙稱,總共收到一份有效受讓意向書,提交人是上海華信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信石油”),華信石油擬以每股5.341元的價格受讓。
華信石油是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在國內A股和國外控股3家上市公司,參股9家能源及裝備制造上市企業(yè)。2013年,華信石油營業(yè)收入突破1000億。
然而,就是這家位列“中國企業(yè)500強、上海民企100強第2位”的民營企業(yè),在當年并沒有受到福建南紙老員工的歡迎。
福建南紙在2012年6月的一則終止股份轉讓的公告中指出,由于“福建南紙是由老國有企業(yè)南平造紙廠改制設立的,職工人數(shù)較多,職工分流安置費用總額較大”,福建南紙和華信石油又無法就職工分流安置費用支付事項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未能簽訂《股份轉讓協(xié)議》,終止股份轉讓事項。
在這之后,福建南紙意圖“咸魚翻生”就再無更實質的消息。直到2013年4月,福建投資開發(fā)集團從福建輕紡手中接下福建南紙39.66%的股權,成為新的控股股東,而其最終控制人是福建省國資委。至此,福建南紙始終流淌著老國企的血液。
借新股東解渴
在錯失借華信石油轉型的機會后,福建南紙仍然深陷主業(yè)虧損的局面。
其主營的文化紙、新聞紙和木溶解漿均是造紙行業(yè)中產能過剩尤為嚴重的細分產品。受到市場沖擊,2013年,福建南紙原計劃生產紙、漿總產量39萬噸,但實際上只生產了32萬噸,產能發(fā)揮嚴重不足,而木溶解漿生產線則因市場原因停產,還增加了停機期間的工資、折舊等費用。
此外,迫于工信部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福建南紙還在去年淘汰了2#紙機3萬噸新聞紙產能,這次淘汰使得福建南紙營業(yè)外收支損失200萬元。同時,福建南紙還相繼對其幾條生產線資產進行了減值,直接導致其2013年凈利潤減少了2.46億元。
而在政府補助減少的情況下,福建南紙的現(xiàn)金情況也越發(fā)不樂觀。
2013年,相比此前動輒幾億元的政府補助而言,福建南紙只獲得了1500萬的政府補助,這也直接導致其經營性現(xiàn)金流凈額為-2.2億元。
過去一年中,福建南紙的資產負債率由2012年的60%激增至75%。而由于償還銀行借款等增加,其賬上的貨幣資金也從2012年的5.3億元驟降到1.1億元。
正因為如此,去年4月,福建南紙從其控股股東福建投資開發(fā)集團處謀劃通過委托貸款的形式借取5億元以“解渴”,但目前這筆貸款只剩5000多萬,之前所支使的資金流向也并不明晰。